一、勞務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勞務外包不是用工形式,其在法律中的定義叫“承攬”,外包承攬是屬法律定義的一種經營形式,勞務派遣僅僅是勞動合同法明確的一種用工形式,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基于此,兩者是不能混在一起去考慮。
勞務外包是指企業將公司內的部分業務或職能工作內容發包給相關的機構,由其自行安排人員按照企業的要求完成相應的業務或職能工作內容。
勞務派遣是指用工單位與勞務派遣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單位派遣人員到用工單位從事用工單位安排的工作內容的一種用工形式。
勞務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共同之處是,用工單位或發包單位都不與勞動者簽定勞動合同。
他們的區別在于:
1.適用的法律不同。勞務派遣適用勞動合同法,勞務外包適用合同法。
2.勞務承包單位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實體。(不建議發包給個人,實際中個人外包往往會被判為勞動關系)
勞務派遣單位必須是嚴格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設立、注冊資本不得少于五十萬元的法人實體;勞動者完成的工作都是企業的業務或職能活動。
3.勞動者管理的責任主體不同。這是兩者最主要的區別。
發包企業對勞務承包單位的員工不進行直接管理,其工作組織形式和工作時間安排由勞務承包單位自己安排確定;
勞務派遣單位的員工必須按照用工單位確定的工作組織形式和工作時間安排進行勞動。
4.勞務外包一般按照事先確定的勞務單價根據勞務承包單位完成的工作量結算,其合同標的一般是“事”;
勞務派遣一般是按照派遣的時間和費用標準,根據約定派遣的人數結算費用,其合同標的一般是“人”。
5.違法的后果不同。
勞務發包單位對勞務承擔單位的員工不承擔任何責任。勞務外包適用合同法,違約人除承擔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外,適用民事賠償責任。 勞務派遣中,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按勞動合同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外包是服務單位在貴企業社保賬戶上為員工繳納五險,主要是代辦代繳。派遣主要是服務單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用工在貴企業,其余一切事務均由派遣單位負責,包括員工錄用、離職、工傷等問題。
6.工傷的責任
1、1)對派遣員工而言,他(她)的用人單位是勞務派遣公司,工傷認定的主體是勞務派遣公司。
2)但對勞務派遣公司而言,因派遣員工是在為要派單位提供勞務的過程中受到的傷害,一般情況下,勞務派遣公司和要派單位會在合同中約定,因工傷而產生的用人單位義務,由要派單位承擔。
因此,派遣員工發生工傷事故的,應直接找勞務派遣公司。勞務派遣公司則會依據派遣合同,要求用人單位承擔相應的義務。
2、1)在業務外包模式中,對于外包員工來說,外包員工與勞務公司建立勞動關系并簽訂勞動合同,其生產管理也由勞務公司負責。一旦發生工傷,應由勞務公司按照工傷處理有關規定對員工承擔有關責任
2)如用工單位存在一定過錯,勞務公司可以通過民事訴訟途徑要求用工單位承擔一定責任。
二、工傷賠付比例
賠償計算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一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7個月
2、二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5個月
3、三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3個月
4、四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1個月
5、五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8個月
6、六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6個月
7、七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3個月
8、八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1個月
9、九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9個月
10、十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7個月
說明:
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四、5-10級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1)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2)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
上述兩金標準,根據傷殘等級確定,工傷保險條例未規定統一標準,山東省具體標準規定為
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五級:本人工資×22
六級:本人工資×18
七級:本人工資×13
八級:本人工資×10
九級:本人工資×7
十級:本人工資×4
一次性就業補助金
五級:本人工資×36
六級:本人工資×30
七級:本人工資×20
八級:本人工資×16
九級:本人工資×12
十級:本人工資×8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1、喪葬補助金:當地社平工資×6;
2、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確定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目前2015年的數據尚未發布,因此使用2014年統計數據。
公布2014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844元。
故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28844元×20=576880元。
因《工傷保險條例》在全國統一執行,不管地處東部西部,抑或經濟發達落后,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全國統一標準為576880元。
地址:濟寧市兗州區益海路1號益海嘉里門口報名處 Copyright 2015 通運人力資源(兗州)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服務熱線:1336537060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