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4年1月份出臺《勞動合同法修正案》、《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后》后,被業內人士稱為史上最“嚴苛”新規的《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發布,并于同年3月正式實施,派遣過渡期兩年(截止至2016年3月企業使用派遣員工比例必須嚴格在10%以內)。
一石激起千層浪,新規的出臺,在人力資源從業企業界引起了強烈反響。“新政對勞務派遣業影響幾多?”、“在新規的法律框架下,人力資源企業的出路何在?”在新政下,許多企業開始謀求轉型。
在走訪中發現,勞務派遣暫行規定正式實施后,許多涉及勞務派遣業務的人力資源企業開始學習新規,探索新的出路,更有不少像眾信這樣的企業已經開始積極轉型發展,謀求新的突破。
勞務派遣業務量將逐步縮減,但不會影響人力資源總業務量。“新規最引人注目的一點就是在用人單位勞務派遣用工比例上做出明確的限定,即: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工數量,使用的派遣勞動者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10%。”新規對“三性”崗位的明確界定以及對派遣工數量的限制,毫無疑問會縮減勞務派遣業務量,對于人力資源業務總量影響不大。但是對于規范發展和多種業務并存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來說,積極提升管理水平,及時從向“人頭”要效益轉變為向管理要效益,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新規倒逼企業優化業務結構,轉型發展,拓展新路“不過,新規的出臺,對勞務派遣企業來說,既是一種限制,也是一種規范,更是一種激勵。”新規的出臺無疑在倒逼企業去思考創新、轉型發展。記者走訪發現,許多企業已經積極行動起來。
“轉型發展是人力資源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新規恰恰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從單一職能向多重角色轉型,需不斷克服困難。“勞務派遣轉外包、開發新業務等并沒有預想的簡單。” “以前做派遣,只需按照用工企業要求輸送派遣工,并按時做好工資發放、社保繳納等事務性工作就好,雖然利潤不高,但收益比較穩定。改為外包,意味著同時兼起了生產經理、品質經理的職責,對公司的考核也變成了接聽率、客戶滿意度等業務指標,完成不好就要被扣款,不抓好業務質量,不僅賺不到錢,還可能虧本。
在派遣轉型路上,對他們來說,首當其沖的就是稅收問題。按照稅務部門的規定,勞務派遣收入營業稅按照差額的6%征收,外包則需按照全額的6%。那么,增加的稅收由誰買單呢?這又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現實問題。
“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最離不開三大要素:資金、人才、技術。”人力資源企業轉型有困難,但潛力也很大。對勞務公司來說,優勢在于人的招募和管理,而技術又是依托于人。因此,人力資源從業企業若能積極儲備技術、管理人才,認真梳理,找準自身定位,還是大有可為的。
地址:濟寧市兗州區益海路1號益海嘉里門口報名處 Copyright 2015 通運人力資源(兗州)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服務熱線:1336537060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