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3日國務院第122次常務會議通過,自今年5月1日起實施。《條例》并明確了基金投資運營和監督、風險管理等制度,強化了審計、公開等監管措施。據了解,這也是首個有關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條例。
2014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12億,占總人口比為15.5%;65周歲及以上人口1.38億,占總人口比為10.1%。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劇,保障基金安全的任務越來越重,迫切需要強化對基金投資運營的管理和監督。
中國政府網昨日發布消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經2016年2月3日國務院第122次常務會議通過,自今年5月1日起實施。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由中央財政預算撥款、國有資本劃轉、基金投資收益和以國務院批準的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構成,是國家社會保障儲備基金,用于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條例》并明確了基金投資運營和監督、風險管理等制度,強化了審計、公開等監管措施。據了解,這也是首個有關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條例。
社會保障制度的“壓艙石”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用于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關于基金對一般老百姓的意義,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對南都記者表示,當養老保險基金入不敷出時,它是一種用來補充和調劑的戰略儲備。
國務院2015年8月印發養老金入市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作了規范。蘇海南認為,《條例》的出臺給養老金入市吃上一顆“定心丸”。它未來在中國養老保障體系建設中,還將會發揮很大的作用。社保基金的資金來源渠道會更寬,同時也會使得全國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運行更加規范,為中國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社保基金的供給提供強力支撐。
國務院于2000年8月決定建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并設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從財政撥款200億元起步,截至2015年12月底,基金規模已發展到15085.92億元,累計投資收益額為7133 .34億元,年均投資收益率為8.82%.
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在就《條例》熱點問題答記者問時表示,可以預見,隨著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規模的不斷擴大,對我國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作用也會不斷增強,必將成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塊“壓艙石”。
在安全前提下保值增值
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介紹,《條例》在立法目的中明確提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保值增值”。《條例》規定了多項措施:一是明確基金的投資范圍、種類和比例,規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應當按照國務院批準的比例在境內外市場投資運營基金,合理配置經國務院批準的固定收益類、股票類和未上市股權類等資產。二是完善基金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制度,規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制定基金的資產配置計劃、確定重大投資項目,應當進行風險評估,并集體討論決定;制定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辦法;定期向國務院財政部門、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報告基金管理運營情況,提交財務會計報告;從符合法定條件的專業投資管理機構、專業托管機構中選聘基金的投資管理人、托管人;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辦法、有關合同報國務院財政部門等備案。三是強化對投資管理人、托管人的管理,規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應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選聘投資管理人、托管人,并對其進行考評,同時明確了投資管理人審慎投資、托管人安全保管基金的法定職責和禁止行為。
對于加強基金監管方面,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珍表示,到目前來說,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運營管理還未看到大的缺陷,總體看,管理過程比較透明,從結果看,投資收益穩健。李珍認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不管資金總量多大都需要進行規范管理,未來隨著資金量越來越大,對管理的能力要求肯定也越來越高。
社會保障基金≠社會保險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與人社部掌管的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雖只有一字之差,但社保基金與之無論在資金來源、性質用途、運營管理等方面都有所不同。社會保障基金由中央財政預算撥款、國有資本劃轉、基金投資收益和國務院批準的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構成,用于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在投資運營上,堅持安全性、收益性和長期性原則;由于短期內暫不發生支出,更適宜開展中長期投資。而社會保險基金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和生育保險基金的統稱,主要依靠所在單位和個人的繳費形成。是為了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物質幫助而建立的,用于公民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各項社會保險待遇的當期發放。
地址:濟寧市兗州區益海路1號益海嘉里門口報名處 Copyright 2015 通運人力資源(兗州)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服務熱線:1336537060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