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派遣合同”是指派遣單位與接受單位訂立的由一方提供勞務而由另一方支付勞務費的合同。 如果發生派遣合同糾紛,派遣員工怎樣維權?如何處理呢?
針對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勞務派遣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就此問題出臺《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就是專門針對這種情形的具體處理辦法。以此來為勞動者正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供相應的法律依據。
勞動派遣合同涉及兩個法律關系,即勞務派遣合同關系與勞動合同關系。對內而言,派遣單位與勞動者(本單位職工)有勞動合同關系。對外而言,派遣單位與接受單位有勞動派遣合同關系。勞動力派遣合同的履行把三方形成的勞動關系和民事法律關系結合在一起。由于這兩種法律關系產生的糾紛性質不同,處理爭議的程序、適用的法律以及時效也各不相同。在審判實踐中應注意區分對待。勞動者依據勞動關系起訴派遣單位、接受單位的案件為勞動爭議案件,派遣單位與接受單位依據勞動力派遣合同起訴的案件為普通民商案件。對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和接受單位之間的勞動爭議,應通過勞動仲裁前置程序,適用勞動法規定的60天仲裁時效,按照《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規定的程序處理。進入訴訟階段,由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訴訟程序進行審理,并且審查仲裁程序和實體處理是否合法,依法做出裁決。
對于派遣單位與接受單位因勞務派遣合同糾紛提起的民事訴訟,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然后按照民事訴訟程序進行審理,在實體上適用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依法做出裁決。
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后,當事人增加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如何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六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后,當事人增加訴訟請求的,如該訴訟請求與訴爭的勞動爭議具有不可分性,應當合并審理;如屬獨立的勞動爭議,應當告知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因此,如何認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與訴爭的勞動爭議具有不可分性,進而進行合并審理,就成為司法實踐中的一個難點問題。而對該問題的不同理解,會導致不同的訴訟結果。不同訴訟結果則當然會對當事人的利益產生不同的影響。
根據勞動法、民事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相關內容,對當事人增加的訴訟請求是否與訴爭的勞動爭議具有不可分性,進而合并審理,應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1.必須是相同的當事人之間在同一訴訟中增加的訴訟請求;
2.增加的訴訟請求與訴爭的勞動爭議之間必須屬于同類爭議;
3.受訴法院有管轄權。
地址:濟寧市兗州區益海路1號益海嘉里門口報名處 Copyright 2015 通運人力資源(兗州)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服務熱線:1336537060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