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外包的全流程風險管理。
業務外包包括6個基本步驟,即機構競爭力和戰略分析、識別最適合外包的業務、制定外包需求、外包商評估與確定、協商與簽約、項目執行與過渡、關系管理及終止契約。尤其是在下列3個環節更要注意:
-識別最適合外包的業務。認真分析本機構的競爭力和戰略,找出本機構的核心業務和核心市場,確定哪些服務可以實施外包。在此基礎上制定一個全面的計劃,對業務外包的成本/收益進行分析和評價哪些業務需要自己運作。
-選擇外包商。管理層應聽取來自內部或外部法律、人力資源、財務專家的意見,按照自身的需求通過仔細地調查、分析和比較,選擇最適合的外包商。要注意外包商是否真正理解了需求,以及它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解決金融機構的問題。除此之外,也要考慮外包商的財務狀況。
-管理外包雙方的伙伴關系。通過對金融機構與供應商關系的有效管理,促進金融機構與外包商結成穩固的、有彈性的伙伴關系,達到雙贏。
2.建立實施業務外包的各項配套機制。具體來說,
-外包商的評級準人機制。通過完善的外包商準入評級體系,有效對外包商的技術實力、經營狀況、社會信譽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定,以測定外包商資質等級,從而選擇競爭實力強,技術有保障的企業作為業務外包合作伙伴。
-是外包業務風險監測和后續評價機制;在業務外包的實施和管理階段,發包方要保持對外包業務性能的隨時監測和評估,定期對外包業務綜合效益、業務質量層次的提升及業務外包后對核心業務的影響等做出測算評價,并及時與外包商交換意見,以推進和完善業務外包長期發展戰略完善的相關機制。
3.充分利用合同控制金融服務外包的風險。
外包安排應以明確的書面合同確立。沒有也不可能有具體的法律法規或行政規章直接進行規范;而且許多外包業務往往有較長的周期,因此在業務外包過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合同控制金融服務外包的風險。要通過談判與外包商簽訂一個可操作性強、盡可能完備的合同,準確、清楚地表述涉及外包的所有實質性要素,包括權利、義務、各方預期和責任。
外包書面合同的特征及細節應與外包業務的重要程度相一致。書面合同是重要的管理手段;恰當的合同條款能降低違約風險或減少在業務范圍、特性及服務質量方面的分歧。對外包商的人員與技術準備和維持做出明確約定并注意保持合同對未來變化環境的充分估計,留有必要的彈性空間以應對可能發生的環境變化。
合同的關鍵條款應包括:
l、明確界定需要外包的業務,包括適當的服務及執行水平;事先評估外包服務商在數量及質量方面的履約能力;
2、合同既不能阻礙發包方履行監管義務,也不能妨礙監管當局行使監管權力;
3、發包方必須確保能夠從服務商處獲得有關外包業務的賬簿、記錄及信息;
4、規定發包方要能對服務商進行持續的監控,以便能及時采取整改措施;
5、在必要情況下,合同應包括終止條款及執行終止規定的最短期限。后者應允許外包服務能轉包給其它服務商或并入發包方。此類條款應包括破產、公司性質改變的情況,并明確規定合同終止后知識產權的處置和其它在合同終止后仍然有效的合同義務;
6、對外包安排的特殊重要問題也應做針對性說明。如對海外服務商,合同應包括適用法律的規定、協議約定及司法約定,這些可確保有關各方在特定司法管轄下仲裁糾紛;
7、合同應包括服務商將全部或部分外包業務轉包的前提條件。在適當的情況下,如服務商要將全部或部分外包進行分包,則應事先取得發包方的同意。且合同條款應保證發包方的風險控制力不能因分包而受到影響。
此外,鑒于外包合同的重要性,應該注意結合運用外聘律師審查與內部法律顧問審查相結合的機制。
地址:濟寧市兗州區益海路1號益海嘉里門口報名處 Copyright 2015 通運人力資源(兗州)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服務熱線:13365370608 | | |